琉璃
以前外出吃飯,
不會看菜單上有沒有素食選項,
到現在,寧願選擇有多點素食選項的餐廳。
由以前不會帶環保瓶或環保杯,
到現在會盡量自己在家調好飲料才出外。
由無甜不歡,到現在盡量無糖。
由一定要開冷氣到開窗洗冷水澡。
由風景到人像,又由人像回到風景。
自己減塑,世界依然不變,企鵝的家園依然被人類活動減少。
自己盡了力去呈現,別人依然不變,那就自己變。
從迷信有些事有些人,非我不可,
到了今天,深明那些世界裡,其實不一定有我。
比如拍照,比如别人的社交媒體,比如別人的口中心中。
經歷愛情的考驗與苦難,不是不憧憬,只是不再迷惑。
並非修道,也非信教,但也想替人替自己積點陰德。
想自己有改變,想身體力行脱離一些現世中的痛苦迴輪。
脫離我執,是很重要的一步。
病廢過劇,非心識可轉,
我們也只能虔心懺悔,往昔所造諸惡業,
在身體烙下的印痕,再如何懊悔,也無可重頭來過。
此刻,他生未卜此生休,也只能謙卑地祈願:
「願我來世,得菩提時,身如琉璃,內外明澈。」
這不是消極的認命,而是敢作敢為的承當──
承當過去的無知所種下的因果。
可轉,則當下轉之,決不遲疑;
不可轉,則悲願承當,期待來世。
菩薩畏因,眾生畏果,可不慎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