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長
我不是個很懂音樂的人,
這麼多年,手機上電腦上最常播的,
都是坂本龍一。
花了一天的時間,
把台灣一位歌手由20年前的第一隻專輯開始聽起,
直到最近的。
老實說,2006或以前的,每一輯,
就算沒完全聽完,都八九成。
從那以後的,都是挑著聽。
我相信,只是我的年紀和所聽過的,
印象最深,最懷緬的,停留在那些年。
我停留在他願意嘗試,願意失敗中尋找成功,
通過實驗,探索出新世界的靈魂。
不禁想到了攝影。
就算失敗,就去反覆調整與練習,
直到掌握那種風格與技術,
直到掌握後,甚至把它玩出自己的色彩。
那是一個很重要的過程,尤其是藝術的世界裡。
就如音樂一樣,也許你一開始喜歡一位歌手,
是因為從曲風從詞裡,你因那些新鮮與青澀而駐足,
你聽出了那種害羞但又躍躍欲試,那種才氣的微透,
伴隨著他嶄露頭角、披荊斬棘,
慢慢聽到旋律中的韻味日漸成熟,
聽出他如何用音樂去告訴你,讓你看見,
由少年維特的煩惱,
經過時日洗禮鍛鍊,
經過物是人非後,他譜出的藍色多惱河,
那些千迴百轉,
就像角征奪弦一飛衝天後,
再由宮商衝過霜風走入平原,
那是精彩的成長與改變。
攝影,也是一樣。
色彩由年少的青靛,走入湛藍。
由訴說對青春的期待,到體驗過何謂青春。
三四年前拍少艾的軀體和眼睛,
也許當時的人,會因那些畫像裡僅餘的遮羞或性感而駐足,
但三四年過去,還留下來的人,已是陪著你的藝術生命走過一段路的伴了,他們還會只是期許你,依然停留在那些幼稚裡嗎?相信不會吧。
反過來,身爲創作者,也會期許來看的人,質與量的成長。
正如前文所說,你不會期許那位歌手,不只停步甚至退步。
從欣賞女性、期待愛情,變成物化女性,輕蔑感情。
我依然相信,有些事情,它永遠不會流行,但一直經典。
不管是音樂,不管是攝影。
各位攝影人,共勉之。